發(fā)布時間:2025-09-28 20:53:39 瀏覽次數:4
故障現象1:開機后,顯示缺紙信息。分析檢修:該故障可能發(fā)生在輸紙傳感器電路等相關部位。大多為紙盡感光孔被堵住所致。平常檢修此故障時,-般認為是紙盡開關及控制電路接口芯片有問題,而忽略了該打印機膠輥下面有兩個紙盡感光孔(光電耦合器)容易被紙絮、灰塵堵住,光電耦合器也無法識別是否有紙,一律顯示缺紙信息。經開機檢查,果然為兩個紙盡感光孔被紙絮堵住。刷凈感光孔上的紙絮后,故障排除。
故障現象2:從紙中間開始打印,字車右運動撞擊后能復位,但打印文字左邊界不能對齊。分析檢修:能自檢,說明自檢部分正常,字車能運動,說明字車電機是好的。字車右運動且撞擊后還能復位,說明字車原點位置檢測電路損壞的可能性不大。問題可能在字車運行機構等相關部位。
檢修時,打開機蓋,經檢查字車原點位置檢測電路、光電耦合器字車步進電機、CPU監(jiān)測控制字車信號均正常。再進一步檢查字車運行機構時,發(fā)現字車皮帶松弛,原因是靠左墻板處固定皮帶輪上的螺絲松動。拉緊皮帶,擰緊螺絲后,故障排除。
故障現象3:機器打印換行有時走不正常行距,打印出的內容上下對不齊。分析檢修:該故障可能出在走紙電機及運行機構等相關部位。檢修時,打開機蓋,觀察走紙步進電機工作正常,但走紙電機與其帶動的齒輪由于有間隙而配合松動。正常時,軸與齒輪之間應緊密配合。應急解決辦法為:用鉗子把軸與齒輪接合處轉動著夾幾次,待軸面粗糙不平時,把齒輪與軸對好,如仍不能正常工作,只有另換新軸。
故障現象4:開機后無指示燈,打印機不工作。分析檢修:分析故障出在開關電源電路。開關電源工作原理:該開關電源采用FA5304A作驅動塊,其⑥腳比較關鍵,外接R6 R7啟動電阻及由D2.C18、ZD1組成的供電電路。ZD1主要是過壓保護。②腳為取樣電壓輸入端,功能是穩(wěn)定輸出電壓。③腳為過流檢測端,對流經R4的電流進行檢測,同時因接有R8,也可對+300V輸人電壓進行過壓檢測。⑤腳為脈沖輸出端,驅動開關管Q1(K1794)。
該開關電源穩(wěn)壓部分采用K1A435F ,光耦采用⑥腳的PC113,在次級整流電路中,IC101為4個腳的+5V穩(wěn)壓塊PQ05RF11,電路中的第④腳沒有使用。
檢修時,打開機蓋,檢查開關管Q1(K1794)、電阻R9、R10、R11己全部燒黑。用萬用表測量C10兩端電壓,正常為275V~310V之間,若無此電壓,應查輸人電路;若電壓低于260V,則應更換C10, C10充電未放完之前,不可用萬用表電阻擋測量R6R7的電阻大小,以防損壞IC1(M51953BL)和萬用電表。R6、R7可用代換法或開路測阻值判斷。
Q1短路損壞引起炸保險F1,要同時檢測F1、Q1、R4、R11、R9、IC1等元件是否損壞。Q1 可用彩顯電源開關管代換。DB1可用D2SBA或用彩電橋堆代換。C10可用100yF/400V電容代換,C18可用10uF/50V電容代換。PC113 可用TLP632、PC614、PC714等6腳光耦直接代換,穩(wěn)壓塊PQ05RF11可用7805三端穩(wěn)壓塊代換。更換所有損壞元器件后,機器工作恢復正常。
故障現象5:開機后,電源指示燈正常,字車無復位動作。分析檢修:分析問題可能出在字車驅動電路。打開機蓋,用萬用表測字車驅動電路專用集成塊IC12(SLA7026),與正常值進行比較,發(fā)現IC12②腳為45V,正常應為5V,③腳為5.2V,正常應為0.3V,11腳為4.3V,正常應為36V,②腳為5V,正常應為36V,且13、14、15、16腳電壓均不正常,由此判定IC12內部損壞。更換IC12后,機器工作恢復正常,故障排除。
故障現象6:開機后不能打印,紙盡檢測信號燈亮。分析檢修:該故障可能發(fā)生在紙盡檢測電路等相關部位。開機觀察,紙盡檢測燈亮-般是由 于光電傳感器(反射型)的發(fā)射與接收孔內積塵,或紙盡檢測傳感器損壞造成的。檢修時,打開機蓋,卸下打印膠輥,用棉球蘸酒精清潔傳感器,試機故障不變,說明問題在紙盡檢測電路。檢查光電傳感器,發(fā)現發(fā)光二極管內部損壞,導致光敏管截止,而誤輸出紙信號。如無該傳感器可購,也可將紙傳感器的紅線焊在藍線焊接處,只是暫時沒有紙盡檢測功能。更換紙傳感器后,故障排除。
故障現象7:打印一段時間后,停止打印,并發(fā)出一聲報警聲。分析檢修:分析問題一-般出 在打印頭溫度檢測電路。打開機蓋,用萬用表測熱敏電阻與電阻R121分壓端,在打印機正常工作時,CPU的ANO電壓應為0.5V,而實測ANO電壓升高達3V左右,說明熱敏電阻已失效,經檢查果然如此。更換打印頭后,機器恢復正常。
故障現象8:開機后,面板電源指示燈不亮,無任何反應。分析檢修:該故障可能發(fā)生在電源電路等相關部位。由于開機后電源指示燈不亮,且機器無任何反應,首先懷疑為+5V電源的故障。打開機蓋,用萬用表檢測+5V和+35V均無輸出,經仔細檢查該電路相關元件,發(fā)現VT1內部損壞。更換VT1(2SK1462)后,故障排除。
故障現象9:字車不動,故障燈閃亮,機器不工作。分析檢修:該故障可能發(fā)生在字車電機及驅動電路等相關部位。檢修時,打開機蓋,用萬用表測得其中的分壓電阻R118被擊穿,更換后仍不能工作。進-步檢測發(fā)現字車驅動集成電路IC12(SLA7026M)內部不良。更換R118(更換電阻時其阻值不能超過標稱值1.0±2%)和IC12后,故障排除。
故障現象10:打印過程中發(fā)出一聲報警聲中斷打印,面板上只有電源指示燈和字車選擇指示燈亮。分析檢修:該故障可能發(fā)生在主板控制電路等相關部位。檢修時,打開機蓋,用萬用表測電源+35V高壓正常,檢查打印頭電纜及機械部分均未發(fā)現異常。進一步分析判斷,由于每次開機后,打印機均產生上述現象,且不能進入自檢狀態(tài),估計問題出在CPU( TMP90C41)及其外圍電路上。由于CPU結構復雜且故障率很低,先檢查外圍電路,用示波器測量IC1的⑤腳,加電時有明顯的負脈沖出現,測晶振,發(fā)現開機伊始晶振起振,但隨故障現象出現,晶振停止振蕩,焊下該晶振檢測,其內部已失效。更換晶振后,故障排除。
故障現象11:打印比較大號的字體時不太清晰,而對于小號的字體則明顯有缺筆畫劃的現象。分析檢修:根據現象分析,該故障可能發(fā)生在打印頭及驅動控制電路等相關部位。檢修時,先判斷是否斷針,可將打印頭在無水酒精中清洗干凈后,憑觀察即可發(fā)現斷針處有凹陷現象.CR3240的打印針可與CR3200的打印針通用,更換時應注意各針的順序不能混亂。如果不是出現斷針,則應查一下三極管陣列TA1~TA6是否有部分損壞現象,以及打印頭電纜是否有部分斷線的情況。該機經檢查為控制電路TA1內部損壞。更換TA1后,故障排除。
故障現象12:開機后, 就不停地走紙。分析檢修:該故障可能發(fā)生在自檢驅動程序芯片等相關部位。由原理可知:當打印機驅動程序與實際安裝的打印類型不相符時,抑機打印時就會無休止地走紙。由此可以聯(lián)想到,該機的故障可能是固化打印機自檢驅動程序的ROM發(fā)生了問題,驅動程序是固化在IC25中的,因此,判定為IC25內部程序損壞,更換IC25后,故障排除。
故障現象13:打印時“缺點”,且打印表格中的豎線更是上下不齊。分析檢修:開機觀察,該故障為打印頭小車運行不暢所致,檢修時,打開機蓋,清除小車運行導桿上的污垢物,再滴上數滴高級潤滑油,來回撥動幾次即可排除故障。也可用面板控制來調整,調整步驟為:(1)同時按住“聯(lián)機”、“裝紙/出紙/退紙”開關后再接通打印機電源開關;(2)用“裝紙/出紙/退紙”按鈕將第二次打印位置調近至左邊;(3)用“跳行"按鈕將第二次打印位置調近至右邊;(4)當打印的“1”字符形成一連續(xù)直線時,雙向測試則結束;(5)如果要改變執(zhí)行雙向校正的打印方式,可按“聯(lián)機”按鈕,測試在“高密”、“高速高密”、“草稿”和“漢字”模式中循壞;(6)按“字間空距”按鈕即可退出校正方式。該機經上述處理后,故障排除。
故障現象14:打印時有重行,且打印內容雜亂。分析檢修:該故障可能發(fā)生在打印接口電路等相關部位。該機接口電路為IC3(LC9301BZB1),是專用接口芯片。由原理可知:當主機需要打印時,先檢查打印機忙信號BUSY ,如果是高電平則主機處于等待狀態(tài);如果是低電平,則發(fā)出數據選通信號STB并發(fā)送數據DATA1~DATA8。打印機接口到STB信號后,又置BUSY為高電平,通知主機暫緩發(fā)數據。當打印機讀入當前主機送來的數據后,產生一個ACK應答的信號,并置BUSY為低電平等待主機送下一個數據,從而結束一個數據輸入過程。另外,在數據輸人和打印輸出過程中,“紙盡”PEND、“選中"SLCT及“出錯”ERR等信號,都會使BUSY處于高電平,因此估計DATA1~DATA8數據線正常。
檢修時,打開機蓋,用示波器檢測STB、BUSY ACK 3個,發(fā)現BUSY信號異常。關機后,再用萬用表測IC2(74LS05)的2、4、6、10、12腳對地電阻,發(fā)現其中的④腳對地電阻只有300Ω左右,判定IC2內部不良。更換IC2后,故障排除。
故障現象15:無論在待機或打印狀態(tài),均發(fā)生頻繁復位現象。分析檢修:分析問題可能出在復位控制電路等相關部位。由原理可知,該機除具有一般打印機的加電復位和主機送來的IN-PRIME信號復位兩種復位方式外,還在復位電路中加人了+5V電壓檢測復位電路IC1,該電壓在+5V電壓發(fā)生變化時,產生RES信號將打印機復位。斷開打印機與計算機機之間的數據通信電纜,加電試驗,故障現象依然,由于沒有完善的檢測方法來確定IC1的好壞,只好采用長時間監(jiān)測+5V電壓的方法,發(fā)現打印機復位時,+5V電壓并沒有發(fā)生變化,判定為IC1內部不良,更換IC1后,故障排除。
故障現象16:有時能打印,有時只是打印頭復位而不打印。分析檢修:開機觀察,故障時有時無,根據現象分折,判斷可能是連接件接觸不良所致。拆下打印頭的連接電纜,發(fā)現其中一條導線有很深的折痕,用萬用表檢查,處于虛接狀態(tài),因此打印時好時壞。更換連接電纜后,故障排除。
故障現象17:打印字符時,嚴重缺筆畫。分析檢修:該故障-一般出在針驅動電路等相關部位。打開機蓋,用萬用表靜態(tài)檢查三極管TR31的e、b結短路,TR32的c、e結短路。由原理可知:正常情況下,在打印期間IC11第11腳應有低電平出現,IC11的10腳應輸出高電平,然后TR32 導通,TR31也導通, +5V電壓通過TR31加到電阻排TA14和電阻R92上,給TA4~TA6內的驅動三極管提供基極偏置。TR32、TR31損壞后,+5V就無法加上,因此,TA4-TA6內的驅動三極管因得不到基極偏置而不工作,這樣打印的字符就會出現缺畫現象。更換TR31、TR32后,故障排除。
故障現象18:打印的稿件是傾斜的,有時打印到一半時即卡住。分析檢修:開機觀察,并詢問用戶,該機經常打印蠟紙,而打印蠟紙極易使打印膠輥變形(一般表現為不光滑)和小膠輪變形(一般表現為膨脹)。檢修時,打開機蓋經檢查 該機小膠輪確已變形膨脹,如果-時找不到新的小膠輪,也可以用小刀將膠輪膨脹部分修削掉,修復小膠輪后,故障排除。
故障現象19:機器裝上白紙時正常,但裝上蠟紙時缺紙燈閃亮,不能工作。分析檢修:分析問題一般出在打印膠輥及驅動電路。檢修時,打開機蓋,將打印膠輥拆下后,用酒精棉球清洗光傳感面,試機后,情況大有改觀。關機再將電阻R65(R65與光敏管串聯(lián))的阻值減小,故障徹底消除。
故障現象20:打印時個別點無打印墨跡,接著又出現有時打印,有時只是打印頭復位而不打印的現象,面板上控制鈕也失效。分析檢修:分析判斷故障產生原因有下列兩種情況:(1)打印機控制電路故障;(2)打印頭與控制打印部分連接環(huán)節(jié)故障。
由于加電時復位動作正常,故問題可能是出在連接部分,首先拆下連接打印頭的柔性印刷電纜,仔細觀察,發(fā)現其中一條折痕較重,懷疑內部有斷路,用萬用表檢查,果然發(fā)現其中已有幾根處于虛接狀態(tài),造成打印時好時壞的情況。更換連接電纜后,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