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知識 > 打草驚蛇的故事 打草驚蛇的寓言故事
發(fā)布時間:2025-11-06 12:29:01 瀏覽次數(shù):1
打草驚蛇講的是唐代的時候有個叫王魯?shù)娜?,?jīng)常貪污受賄,當朝廷派官員下來巡查的時候,百姓就寫了狀書,控告縣衙里的主簿等人貪污受賄的行為,王魯看了之后,感覺狀紙里寫的人做的壞事都和自己差不多,害怕百姓接著就告到自己頭上,于是在紙上寫了“汝雖打草,吾已驚蛇”八個大字的故事。
打草驚蛇的典故
南唐時候,涂縣的縣令叫王魯。這個縣令貪得無厭,貪污受賄,在他做縣令的時候,干了許多貪贓枉法的壞事??粗纤具@樣,下面的人便也一個個明目張膽干壞事,壓榨涂縣的老百姓。一次,適逢朝廷派員下來巡察地方官員情況,涂縣的老百姓便寫了狀子,控告縣衙里的主簿等人營私舞弊、貪污受賄的種種不法行為。
王魯看到狀子之后,嚇得渾身直打哆嗦,認為狀子中所列舉的種種犯罪事實,全都和王魯自己曾經(jīng)干過的壞事相類似,雖然狀子壞事告主簿幾個人的,但是卻感覺跟告自己一樣,他越想越害怕,于是不由自主的在案卷上寫了“汝雖打草,吾已驚蛇”八個字,然后便癱坐在椅子上了。
打草驚蛇的寓意
打草驚蛇比喻那些干了壞事的人常常是做賊心虛,當他們做的事情還沒有被發(fā)現(xiàn)的時候,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他們也會聞風喪膽。還用來比喻做事不謹慎,自己的行蹤泄露了,被對方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