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28 09:30:17 瀏覽次數(shù):3
毛峰又稱毛尖,是細嫩烘青的統(tǒng)稱。指綠茶初制中形成條索細緊,露茸毫的嫩烘青。在小葉種地區(qū)制的毛峰,外形細緊,茸毫披露,顯芽鋒,湯色明亮,香氣清高,滋味醇爽,葉底嫩綠明亮;大葉種制的,外形較肥壯,顯露毫尖,色澤較黃或暗綠,香味較厚實,葉底肥嫩露芽。
普通密封保鮮法(也是家庭保鮮):將買回的茶葉,立即分成若干小包,裝于茶葉罐或筒里,最好一次裝滿并蓋上蓋,在不用時不要打開,用完把蓋蓋嚴。有條件可在茶葉罐內(nèi)適當(dāng)放些用布袋裝好的生石灰,以起到吸潮和保鮮作用。
真空抽氣充氮法:將茶葉裝入鋁箔與塑料做成的復(fù)合袋,采取一次性封閉真空抽氣充氮包裝貯存,也可適當(dāng)加入些保鮮劑。一經(jīng)啟封后,最好在短時間內(nèi)用完,否則時間一長,同樣會陳化劣變。
冷庫保鮮法:這種大量保鮮貯存法不加任何保鮮劑,純屬物理保鮮,只要庫房建筑合理,庫溫保持在-4℃至2℃不變即可。但茶葉出庫前必須要經(jīng)過真空保鮮處理,否則,茶葉暴露空氣中,由于外界冷熱相遇,水分和氧氣會形成水汽珠而凝結(jié)在茶葉上,加速茶葉劣變。
毛峰茶是細嫩烘青的統(tǒng)稱。指綠茶初制中形成條索細緊,露茸毫的嫩烘青。在小葉種地區(qū)制的毛峰,外形細緊,茸毫披露,顯芽鋒,湯色明亮,香氣清高,滋味醇爽,葉底嫩綠明亮;大葉種制的,外形較肥壯,顯露毫尖,色澤較黃或暗綠,香味較厚實,葉底肥嫩露芽。
1、鮮葉采摘攤放:清明前后,采健壯茶樹的1芽1葉或1芽2葉初展的肥嫩芽葉,經(jīng)6—12小時攤青,至葉面失去光澤,聞有芳香。
2、***青搓揉:在斜鍋或平鍋中***青,投葉量500—750克,要求高溫、少量、勤炒快推,當(dāng)水氣蒸騰時,一人從旁扇風(fēng),驅(qū)散水氣,防止悶黃。***青近適度時,兩手相對,五指微分,輕輕搓揉,至基本成條后出鍋、攤涼。若成條欠佳,可在出鍋攤涼后輕揉。
3、初烘:在烘籠或烘干機中進行,溫度90--110○C,每籠烘一鍋左右的***青葉。要求火力均勻、無煙,簿攤勤翻,烘至稍有觸手感時時即可下烘,并及時攤涼回潮。
4、提毫:初烘葉攤涼半小時后,再投入鍋中,兩手相對搓揉提毫。溫度先高后低(90--60○C),手勢先輕再重后輕,炒到茶葉基本定型,有小茸球出現(xiàn),有明顯觸手感,約八成干時起鍋攤涼。
5、復(fù)烘(足干):2至3籠初烘葉并一籠,溫度先高后低(80—60○C),烘至折梗即斷、手捻茶葉能成粉末為適度。茶葉足干后,簸去碎末,冷卻至室溫,再裝袋(箱)貯藏或出售。
黃山毛峰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茶之一,徽茶,屬于綠茶。產(chǎn)于安徽省黃山。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大茶莊所創(chuàng)制。每年清明谷雨,選摘初展肥壯嫩芽,手工炒制,該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guī)в薪瘘S色魚葉(俗稱黃金片)。入杯沖泡霧氣結(jié)頂,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由于新制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鮮葉采自黃山高峰,遂將該茶取名為黃山毛峰。
茶葉含有咖啡堿,能***中樞神經(jīng),使人腦清楚,精神爽朗,提神解乏,消除疲勞。同時,可促進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huán),***腎臟,增強心腎功能。茶葉含有較多的茶單寧,糖類,果膠和氨基酸等成分,可排泄體內(nèi)的大量余熱,保持人體的正常體溫,并借回味甘美香甜,發(fā)揮生津止渴,爽身醒目,解暑去煩的作用。茶葉中的煙酸,可以起保護人體皮膚的作用,葉酸可促進血細胞生長。
茶葉中含有維生素、蛋白質(zhì)、芳香族和多酚類化合物,除能散發(fā)出芳香,以助人愉快外,還能溶解脂肪,除去油膩,清養(yǎng)腸胃,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欲,以助消化。特別是對于肉食乳類為主食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茶葉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美容護膚: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zhì),用它洗臉能清除面部的油膩,收斂毛孔,具有消毒、滅菌、抗皮膚老化,減少日光中的紫外線輻射對皮膚的損傷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