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知識 > 核外電子排布式是什么
發(fā)布時間:2025-09-30 03:09:59 瀏覽次數(shù):1
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基態(tài))的原子,核外電子將盡可能地按能量最低原理排布,另外,由于電子不可能都擠在一起,它們還要遵守最低能量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規(guī)則。
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是元素周期表劃分的主要依據(jù),是元素性質(zhì)周期性變化的根本所在。對于同族元素而言,從上至下,隨著電子層數(shù)增加,原子半徑越來越大,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吸引力越來越小,最外層電子越來越容易失去,即金屬性越來越強;對于同周期元素而言,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增加,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力越來越強,使原子半徑逐漸減小,金屬性越來越差,非金屬性越來越強。
一般來說,離核較近的電子具有較低的能量,隨著電子層數(shù)的增加,電子的能量越來越大;同一層中,各亞層的能量是按s、p、d、f的次序增高的。
這兩種作用的總結(jié)果可以得出電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時遵守下列次序: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由低到高)當(dāng)然,在實際排列中,有時候因為電子的磁量子數(shù)和自旋量子數(shù)的原因,能級軌道的能量高低也不是絕對像上邊一樣的,比如說Ⅷ族元素Pt,5(d9)6(s1),6s軌道還沒有排完,下一個電子就進駐5d軌道了……這些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一般情況下,4s<3d,這是用薛定諤方程算出的結(jié)果,被稱作是能級交錯。但由于H原子只有一個電子,填在1S中,所以3d與4s能量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