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裝修知識 > 什么是3D眼鏡 3d眼鏡的原理
發(fā)布時間:2025-09-28 14:53:48 瀏覽次數:2
近年,隨著3D電影的出現,因此3D電影已成為最流行的關鍵詞,3D電影眼鏡也成為了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時髦產品,觀影需求的激增使3D眼鏡受到熱烈追捧,一時間市場上的各類3D眼鏡也瞬間“火熱上線”。那么,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什么是3D眼鏡及3d眼鏡的原理。
什么是3D眼鏡
3D眼鏡采用了當今最先進的“時分法”,通過3D眼鏡與顯示器同步的信號來實現。當顯示器輸出左眼圖像時,左眼鏡片為透光狀態(tài),而右眼為不透光狀態(tài),而在顯示器輸出右眼圖像時,右眼鏡片透光而左眼不透光,這樣兩只眼鏡就看到了不同的游戲畫面,達到欺騙眼睛的目的。以這樣地頻繁切換來使雙眼分別獲得有細微差別的圖像,經過大腦計算從而生成一幅3D立體圖像。 3D眼鏡在設計上采用了精良的光學部件,與被動式眼鏡相比,可實現每一只眼睛雙倍分辨率以及很寬的視角。
3d眼鏡的原理
人的視覺之所以能分辨遠近,是靠兩只眼睛的差距。人的兩眼分開約5公分,兩只眼睛除了瞄準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樣東西,兩眼的角度都不會相同。雖然差距很小,但經視網膜傳到大腦里,腦子就用這微小的差距,產生遠近的深度,從而產生立體感。一只眼睛雖然能看到物體,但對物體遠近的距離卻不易分辨。根據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兩只眼睛視角的差距制造出兩個影像,然后讓兩只眼睛一邊一個,各看到自己一邊的影像,透過視網膜就可以使大腦產生景深的立體感了。各式各樣的立體演示技術,也多是運用這一原理,我們稱其為“偏光原理”。在眼鏡式3D技術中,我們又可以細分出三種主要的類型:色差式、被動偏光式、主動快門式,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色分法、光分法和時分法。
色差式3D技術,英文為Anaglyphic 3D,配合使用的是被動式紅-藍(或者紅-綠、紅-青)濾色3D眼鏡。這種技術歷史最為悠久,成像原理簡單,實現成本相當低廉,眼鏡成本僅為幾塊錢,但是3D畫面效果也是最差的。色差式3D先由旋轉的濾光輪分出光譜信息,使用不同顏色的濾光片進行畫面濾光,使得一個圖片能產生出兩幅圖像,人的每只眼睛都看見不同的圖像。這樣的方法容易使畫面邊緣產生偏色。
由于效果較差,色差式3D技術沒有廣泛使用。被動偏光式3D技術 偏光式3D技術也叫偏振式3D技術,英文為Polarization 3D,配合使用的是被動式偏光眼鏡。偏光式3D技術的圖像效果比色差式好,而且眼鏡成本也不算太高,目前比較多電影院采用的也是該類技術,不過對顯示設備的亮度要求較高。
偏光式3D是利用光線有“振動方向”的原理來分解原始圖像的,先通過把一副圖像分割為奇數行和偶數行配合4/1偏光膜將奇數行和偶數行畫面分別以左旋圓偏振光和右旋圓偏振光進行透射,然后3D眼鏡左右分別采用不同偏振旋轉方向的偏光鏡片,這樣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隔行顯示的2組畫面,再經過大腦合成立體影像。
目前在偏光式3D系統(tǒng)中還分為分時變偏振和分光偏振兩種,電影市場中較為主流的有RealD 3D就是采用的分時變偏振技術,這個技術杜絕了普通分光偏振技術導致2D畫面清晰度降低(PR Film 黑條現象)和3D畫面效果隔行顯示只能達到1080線的一半高度的弊端。通過偏光完美呈現了全高清畫質。
但是這項技術還尚未在市面上的電視產品中使用,只在電影院內采用。市面在售的偏光產品都是分光偏光產品,在圖象清晰度和3D效果上都存在一定缺陷。
編輯總結:關于什么是3D眼鏡及3d眼鏡的原理就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可以關注本站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