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28 12:21:21 瀏覽次數(shù):4
千佛手又名菊丸、王玉珠簾等,為景天科景天屬多肉植物。千佛手成株后可以長成垂吊型景觀,沒有明顯的休眠期。千佛手一般在春夏季開花,花為黃色,開花的樣子非常特別。
千佛手為草本或亞灌木,千佛手葉互生,有時小而覆瓦狀排列,花排成頂生的聚傘花序,常偏生于分枝之一側,萼4-5裂,花瓣4-5,分離或基部合生,雄蕊與花瓣同數(shù)或2倍之,心皮4-5,離生,有時基部連合,有胚珠多顆,果為一蓇葖。
千佛手的栽培難度并不高,并且由于千佛手的植株并不大,所以非常適合放在辦公桌上飼養(yǎng)。雖然千佛手的栽培難度比較低,但是如果不根據(jù)其生長習性進行飼養(yǎng)的話,千佛手還是會出現(xiàn)被養(yǎng)死的情況的。
千佛手春季開花,抽生出很長的花梗,倒穗狀花序,花,紅粉色,倒鐘形。千佛手葉子的形態(tài)精美雅致,凹凸相宜,曲線流暢,尤其是頂端自然彎曲的優(yōu)美,如同手工捏成,種植多年的千佛手,層層輪生的葉片排列成緊密蓮座狀,頗具觀賞價值。
一株千佛手的價格在15-35元之間,千佛手的花語:十分美麗。
緩苗期間可用干土或者潮土種下(濕度的感覺就像擰干的毛巾一樣,越干越好),之后將千佛手放在明亮通風處1-2周,再逐漸增加光照。緩苗時間,建議少澆水或者不澆水,水分過多的情況下,千佛手葉片會攤開得比較厲害,變得不那么好看,可視葉子包裹程度決定是否澆不澆水。
千佛手的栽培難度并不高,但是想要養(yǎng)出漂亮的千佛手卻不是那么簡單。有的朋友的千佛手長到一定程度后,就能夠自己動手繁殖了,一般千佛手可以用播種、扦插、葉插及分株的方法進行繁殖。
千佛手種子繁殖可在生長季(以秋季為佳,春季其次)播種,播種溫度一般掌握在18-23度,播種用土可用泥炭+蛭石+珍珠巖各一份,用***蟲***菌水浸透后,將種子平播在土面上,覆膜(每天透氣2小時),一般一周左右出芽,出芽整齊后去掉薄膜,增加光照。
千佛手全年都可扦插,以春秋季扦插效果最好。剪取項端枝,長5一7厘米,稍晾干后插入沙床,插后3-4周生根。也可用中下部成熟葉片扦插,約3周生根,待長出幼株后盆栽。
一般在生長季將植株下部成熟的葉子輕輕掰下平放在潮土上即可,一般2周左右生根,生根后保持土壤潮潤即可。
千佛手分株繁殖可在生長季將植株周邊的小植株(或徒長植株的上部枝條)用利刀割下,晾一周后栽種在潮土中,一周后才可以正常澆水。
千佛手開花的樣子非常別致,剛開始被綠色葉子所包攏保護,葉子張開的時候才露出花苞,花為黃色,多在春夏季開放。
千佛手種子繁殖可在生長季(以秋季為佳,春季其次)播種,播種溫度一般掌握在18-23度,播種用土可用泥炭+蛭石+珍珠巖各一份,用***蟲***菌水浸透后,將種子平播在土面上,覆膜(每天透氣2小時),一般一周左右出芽,出芽整齊后去掉薄膜,增加光照。
葉插繁殖一般在生長季將植株下部成熟的葉子輕輕掰下平放在潮土上即可,一般2周左右千佛手生根,生根后保持土壤潮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