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28 12:18:16 瀏覽次數:2
黃鹀(學名:Emberiza citrinella)屬小型鳴禽。體羽似麻雀,頭上、眉紋、眼后紋和頰部黃色;背栗灰,腰和尾上覆羽栗色;翼和尾羽暗褐,外側兩枚尾羽外翈具大型白斑;頦、喉、胸和腹鮮黃,體側有銹栗色縱紋。喙為圓錐形,與雀科的鳥類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喜棲于林緣、林間空地、林間小道旁和荒地、耕地等處,一般主食植物種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動,繁殖期在地面或灌叢內筑碗狀巢。分布于歐洲東到西伯利亞中部、高加索和伊朗,哈薩克斯坦,蒙古北部,日本和中國。
黃鹀喜棲于林緣、林間空地、林間小道旁和荒地、耕地等處,見于有石楠及有矮叢的地帶,冬季于農耕地。停棲時凹形尾輕彈。傾斜上升后飛行迅速。性不怯疑,往往能接近數米而不驚。秋季(8月)常在地面跑行覓食,并喜沐浴,至把翼尾全浸濕后才飛至樹上晾干。在棲枝上若被驚擾時,即直飛至空中,繞飛后再飛回原地。冬季由家族群集中成大群進行游蕩,準備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