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28 11:44:03 瀏覽次數(shù):9
食用價值
果除鮮食品外,還可以加工制成果干、果丹皮或釀酒。小時候的圣品,記憶中的奇葩。
藥用價值
基本介紹
【俗名】沙果、蜜果、林檎。
【性味】性平,味甘酸。
【功效】止渴,止瀉,澀精。
宜食
適合于夏季煩熱,口中干渴及慢性瀉痢及遺精者食用;
《醫(yī)林纂要》:“止渴,除煩,解暑,去瘀。”《本草圖經(jīng)》:“林檎,須熟爛乃堪啖,病消渴者宜食之,亦不可多,反令人心中生冷痰。”
忌食
糖尿病消渴者忌食;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痛風、癰癤疔瘡之人亦當忌食。
花紅為薔薇科植物林檎的果實,我國長江流域及黃河一帶普遍栽培,果期在8-9月。
花紅與蘋果,古今常易混淆。究其原因,一方面兩者均屬薔薇科的同類果實;另一方面,古時皆以“柰”相稱,蘋果稱為‘柰于”或“柰”,花紅也稱“朱柰”或“五色柰”。后來或以果實大小而論,大者為蘋果,小者稱花紅或林擒。如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所言:·林檎,即柰之小而圓者。”或以南北產(chǎn)地不同而分,產(chǎn)于南方者稱花紅,產(chǎn)于北方者叫蘋果。如清·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所說:“南產(chǎn)實小,名林檎,一名花紅。北產(chǎn)實大,名頻婆,俗呼蘋果。”實際上兩者還是有所不同的,不應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