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shí)間:2025-09-28 11:22:21 瀏覽次數(shù):5
茅莓為薔薇科植物,落葉小灌木,多以藥用名薅田藨出現(xiàn),以根或莖、葉入藥。秋季挖根,夏秋采莖葉,鮮用或切段曬干?;ㄆ?-6月,果期7-8月。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tái)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生于海拔400-2600m的山坡雜木林下、向陽山谷、路旁或荒野。
灌木,高1-2米。枝呈弓形彎曲,被柔毛和稀疏鉤狀皮刺。小葉3枚,在新枝上偶有5枚,菱狀圓形或倒卵形,長2.5-6厘米,寬2-6厘米,頂端圓鈍或急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危厦娣枞崦?,下面密被灰白色絨毛,邊緣有不整齊粗鋸齒或缺刻狀粗重鋸齒,常具淺裂片;葉柄長2.5-5厘米,頂生小葉柄長1-2厘米,均被柔毛和稀疏小皮刺;托葉線形,長約5-7毫米,具柔毛。
傘房花序頂生或腋生,稀頂生花序成短總狀,具花數(shù)朵至多朵,被柔毛和細(xì)刺;花梗長0.5-1.5厘米,具柔毛和稀疏小皮刺;苞片線形,有柔毛;花直徑約1厘米;花萼外面密被柔毛和疏密不等的***;萼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有時(shí)條裂,在花果時(shí)均直立開展;花瓣卵圓形或長圓形,粉紅至紫紅色,基部具爪;雄蕊花絲白色,稍短于花瓣;子房具柔毛。
果實(shí)卵球形,直徑1-1.5厘米,紅色,無毛或具稀疏柔毛;核有淺皺紋?;ㄆ?-6月,果期7-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