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28 10:20:42 瀏覽次數(shù):3
全草藥用,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治感冒發(fā)熱、牙痛、支氣管炎等;龍葵石灰合劑,可***棉蚜蟲達(dá)80%;嫩枝作豬飼料。 全草含龍葵堿、澳洲茄堿等多種生物堿。茄科茄屬植物龍葵(solanum nigrum l.)的地上部分,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收,鮮用或曬干。主要為害棉花、豆類、薯類、瓜類、蔬菜等。
化學(xué)成分:含龍葵堿(solanigrine)、澳茄胺(oslasodine)、龍葵定堿(solanigridine)、皂甙、維生素c、樹脂。
染料用途:果實(shí)含經(jīng)龍葵苷、皂素,可制褐色、綠色、藍(lán)色染料。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用于感冒發(fā)燒,牙痛,慢性支氣管炎,痢疾,泌尿系感染,乳腺炎,白帶,癌癥;外用治癰癤疔瘡,天皰瘡,蛇咬傷。
性狀鑒別
莖圓柱形,多分枝,長30-70cm,直徑2-10mm,表面黃綠色,具縱皺紋。質(zhì)硬而脆,斷面黃白色,中空。地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呈卵形或橢圓形,長2-12cm,寬2-6cm,先端銳尖或鈍,全緣或有不規(guī)則波狀鋸齒,暗綠色,兩面光滑或疏被短柔毛;葉柄長0.3-2.2cm?;ā⒐僖?,聚傘花序蝎尾狀,腋外生,花4-6朵,花萼棕褐色,花冠棕黃色。漿果球形,黑色或綠色,皺縮。種子多數(shù),棕色。氣微味淡。
以莖葉色綠、帶果者為佳。
顯微鑒別
葉表面觀:上、下表皮細(xì)胞垂周壁波狀彎曲,有氣孔、非遙毛及少數(shù)腺毛。非腺毛1-5細(xì)胞,以3-4細(xì)胞多見,有的有1-2細(xì)胞縊縮,長33-324μm,直徑21-75μm,壁稍厚,具疣狀突起。腺毛頭1-3細(xì)胞,類圓形,直徑24-33μm,柄單細(xì)胞。氣孔不等式或不定式,副衛(wèi)細(xì)胞3-5個。
龍葵(Solanum nigrum),又稱烏籽菜、天茄子、牛酸漿、烏甜菜,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中國,廣泛分布于亞歐**,現(xiàn)亦已移植到美洲和澳大利亞。全草高30-120厘米,葉互生,卵形或心型,結(jié)黑色漿果。漿果和葉子均可食用,但葉子含有大量生物堿,須經(jīng)煮熟后方可解毒。
播種繁殖
自生能力強(qiáng)。9-10月,采摘成熟果實(shí),堆放在陰濕處,讓果皮自然漚爛,至第2年春季取出,搓去果皮,洗凈備用。4月播種。播挖土地,敲細(xì)整平,開1.3m寬的畦,按行株距33cm×3cm開穴,深約3cm,施入人畜糞水,每1hm2用種子3.75cm×4.5kg,與草木灰及人畜類水拌勻撒播穴里,蓋草木灰一把。澆水。
田間管理
適應(yīng)性和抗逆性很強(qiáng),無須特殊管理里,生長良好。苗高7-10cm時勻苗、補(bǔ)苗,每穴有苗3-4株,阻礙后中耕除草,并施人畜糞水1次。6-7月再中除和施人畜糞水1次。
龍葵(Solanum nigrum),又稱烏籽菜、天茄子、牛酸漿、烏甜菜,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中國,廣泛分布于亞歐**,現(xiàn)亦已移植到美洲和澳大利亞。全草高30-120厘米,葉互生,卵形或心型,結(jié)黑色漿果。漿果和葉子均可食用,但葉子含有大量生物堿,須經(jīng)煮熟后方可解毒。
一年生草本,高30~60cm。莖直立或下部偃臥,有棱角,沿棱角稀被白色柔毛。葉互生,卵形,基部寬楔形或近截形,漸狹小至葉柄,先端尖或長尖;葉大小相差很大,通常長4~7cm,寬3~5cm,大者長可達(dá)13cm,寬至7cm;葉緣具波狀疏鋸齒,每邊約3~4齒,齒寬約5mm,長約3~4mm;葉柄長15~35mm,大葉的柄長可達(dá)5cm。
龍葵怎么吃
1、龍葵中含有龍葵素、茄堿等有毒物質(zhì),可生食,食用前必須經(jīng)開水漂燙浸泡,去掉有毒物質(zhì)后方可食用。
2、龍葵可以焯水后涼拌或者切碎做為包子或者餃子的餡食用。
3、龍葵可以洗凈后清炒食用。
4、龍葵可以焯水后與豆腐絲等涼拌食用。
5、龍葵還可以與雞蛋等炒食。
吃龍葵的注意事項(xiàng)
1、龍葵性寒,脾胃虛弱者少食。
2、生的龍葵不能吃,必須成熟的才可以。龍葵堿作用類似皂甙,能溶解血細(xì)胞。過量中毒可引起頭痛、腹痛、嘔吐、腹瀉、瞳孔散大、心跳先快后慢、精神錯亂,甚至昏迷。曾有報告小孩食未成熟的龍葵果實(shí)而致死亡(與發(fā)芽馬鈴薯中毒相同)。澳洲茄堿作用似龍葵堿,亦能溶血,毒性較大。
3、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對白血球的影響劑量過大,引起白血球下降。
4、龍葵能起到降低體內(nèi)血糖的功效,低血糖者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