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裝修知識 > 什么是住宅小區(qū)容積率
發(fā)布時間:2025-09-28 09:22:27 瀏覽次數:13
住宅小區(qū)容積率其實就是建筑總面積與建筑用地面積的比率,容積率越大代表土地利用程度越高,對地價的影響也最直接,因為容積率越大,地價就越高。土地單價=樓面地價×容積率。規(guī)定一定容積率可以提高地價作用,這樣做可以對土地使用程度實施控制,實際上是降低土地供給。
簡單來說容積率就是“宗地”內單位土地面積上允許的建筑容量。而宗地是地籍管理的基本單元,是地球表面的一塊有確定邊界,有確定權屬土地,而面積不包括公用道路、公共綠地及大型市政公共設施用地等。
容積率(R)、建筑密度(C)與層數(H)之間有一定關系。建筑密度在“宗地”內建筑物基底面積與宗地面積之比。當宗地內各房屋的層數相同,且對單個房屋來說各層建筑面積相等時,三者之間的關系可表示為:R=C·H,此種情況下,建筑層數與容積率成正比例關系。
容積率可以準確衡量地價水平,購買土地使用權的目的是為了對土地進行開發(fā),建設房屋。提高容積率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但建筑容量增大,會帶來建筑環(huán)境的劣化,降低使用舒適度。所以為了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huán)境效益相協(xié)調,城市規(guī)劃的容積率存在客觀上的最合理值。
小區(qū)一般做到1.2-1.8.而高層一般都是2-5不等。別墅容積率一般是0.4-0.8,容積率又稱建筑面積毛密度,是指一個小區(qū)的地上總建筑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容積率計算公式和基建面積、樓面面積有關,容積率越高表示土地的利用率也就越高、但是對周邊的城市基礎設施的壓力也越大,因此不可能無限制的提高容積率,所以大部分地區(qū)對于城市的建筑容積率均有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