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10-29 03:52:01 瀏覽次數(shù):4
1、打獵時追捕禽獸的鷹和狗。
《東觀漢記·和熹鄧皇后傳》:“太后臨朝,上林鷹犬悉斥放之。”
晉·葛洪《抱樸子·任能》:“尋飛逐走,未若假伎乎鷹犬?!?/p>
2、比喻受驅(qū)使而奔走效勞的人。猶走狗、幫兇。后多含貶義,比喻受指使而縱威逞虐的人。
《后漢書·陳龜傳》:“臣龜蒙恩累世,馳騁邊垂,雖展鷹犬之用,頓斃胡虜之庭?!?/p>
《袁紹傳》:“以臣頗有一介之節(jié),可責(zé)以鷹犬之功?!?/p>
宋·蘇軾《漁樵閑話錄》卷下:“巧詐百端,甘為人之鷹犬以備指呼,馳奸走偽,惟恐后於他人?!?/p>
3、借指田獵。
《新唐書·元結(jié)傳》:“我承王公馀烈,鷹犬聲樂是習(xí),吾當(dāng)以儒學(xué)易之。”
《明史·周璽傳》:“陛下即位以來,鷹犬之好,糜費日甚?!?/p>
4、唐初一種特殊兵種。唐貞觀年間,朝廷初建六部。為徹底解決隋末農(nóng)民起義的殘余勢力和各地綠林豪強(qiáng),刑部建立“六扇門”秘密訓(xùn)練基地,訓(xùn)練新銳少年,名為“鷹犬”。
鷹犬是什么意思
鷹和犬都選的是被馴化后的動物,特指那些忠于主子,沒有個人思想靈魂,無力分辨善惡或者為了自己一點點的利益替主子賣命作惡,主子讓他們咬誰就咬誰的那一類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