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29 23:38:08 瀏覽次數(shù):2
1. 為:làng è fēi zhōu。
2. “浪遏飛舟”是出自唐代杜甫詩《登高》中的一句詩句。其中,“浪”指浪花,“遏”指抑制,“飛舟”指破浪前行的船。整句話表達了登高望遠時,看到?jīng)坝坷嘶?,仿佛有一只只飛快前行的船只,“浪遏飛舟”形象地描繪了浪花的磅礴和船只的執(zhí)著。
3. 在漢語中,常用“浪遏飛舟”形容勢不可擋的氣勢或勇往直前的奮斗精神。比如,“他的決心浪遏飛舟,前行的腳步一步跨越又一步,確保了最終勝利的到來?!?/p>
4. 如果想正確地讀出“浪遏飛舟”的發(fā)音,可以按照以下步驟:先讀出“l(fā)àng”的聲母“l(fā)”和韻母“àng”,注意“àng”要輕聲,不要讀成“àngg”;然后讀出“è”的聲母“è”和韻母“ê”,其中的“ê”發(fā)音時要把嘴巴盡量張大,舌頭上翹;最后讀出“fēi”的聲母“f”和韻母“ēi”,注意“ēi”發(fā)音時要重點發(fā)出“ē”的音,嘴唇要張開。將三個音節(jié)組合起來,就可以正確地發(fā)出“浪遏飛舟”的讀音了。
讀音是:làng è fēi zhōu,浪遏飛舟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像***浪阻擋飛天的船只一樣,比喻抗擊困難或克服阻抗,勇往直前,不畏艱辛,始終奮斗不止的精神。
拼音是làng è fēi zhōu,是指浪阻擋飛速前進的舟。出自《沁園春 長沙》。
詞語出處
***的《沁園春 長沙》中的詩句
原文:
沁園春 長沙
***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2]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làng è fēi zhōu
浪遏飛舟意思是浪阻擋飛速前進的舟。
遏有阻止、斷絕的意思。
意思是“那時我們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幾乎擋住了疾馳而來的船?”
原句出自:《沁園春·長沙》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