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29 22:36:26 瀏覽次數(shù):2
聽字組詞:聽差、兼聽、聽審、聽子、聽政、聽力
聽拼音:tīng,部首:口部,部外筆畫:4畫,總筆畫:7畫
釋義:
1、用耳朵接收聲音。
2、順從,接受別人的意見。
擴(kuò)展資料
相關(guān)組詞:
1、聽差[tīng chāi]
聽從差使。
2、兼聽[jiān tīng]
聽取雙方或多方面的意見。
3、聽審[tīng shěn]
聽候?qū)徟小?/p>
4、聽子[tīng zi]
順從。
5、聽政[tīng zhèng]
(帝王或攝政的人)上朝聽取臣子報告,并決定政事。
6、聽力[tīng lì]
耳朵辨別聲音的能力。
頃聽、強(qiáng)聽、竊聽、群聽、清聽、人聽、兩聽、默聽、滿聽、民聽、潛聽、偏聽、凝聽、物聽、涂聽、聽望、聽訟、聽真、聽順、聞聽、下聽、聽伺、誤聽、小聽、信聽、幸聽、聽教、哀聽、周聽、佇聽、瑩聽、隱聽、遠(yuǎn)聽、瞻聽、偵聽、聽審、聽朝、聽閾、聽見、聽聽、聽錯、聽喚、聽營、聽斑、聽覽、聽察
組詞造句:傾聽4 縣長經(jīng)常下鄉(xiāng)傾聽農(nóng)民的意見。
5 他們傾聽河里潺潺的流水聲。6 作為***的干部,要善于傾聽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
的組詞為聽說,聽寫,聽話。
聽[tīng]漢語文字
聽(拼音:tīng)是漢語一級通用規(guī)范漢字(常用字)。
康熙字典【丑集上】【口部】 聽;康熙筆畫:7 ·部外筆畫:4《唐韻》宜引切。《集韻》擬引切,竝音齗。《說文》:笑貌?!妒酚洝匪抉R相如《上林賦》:亡是公聽然而笑。楊慎曰:聽,古哂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