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邻居的人妻之诱感人妻,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午夜成人免费无码A片,妺七AV导航福利

人浮于事的意思是什么

發(fā)布時間:2025-09-29 22:21:43 瀏覽次數(shù):2

“人浮于事”現(xiàn)在是個貶義詞,意思是機(jī)構(gòu)重疊,人員過多,真正干事的人很少。不過在古代,它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褒義詞。

此語出自《禮記·坊記》

:“子云:‘君子辭貴不辭賤,辭富不辭貧,則亂益亡。故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p>

這段話是孔子說的,“食”指俸祿,“浮”是超過。

這段話的意思是:如果人人都像君子一樣,寧愿推辭掉富貴,安貧樂道,那么天下就不會出什么亂子了。如果所得的俸祿超出自己的付出,那就類似于貪污;只有付出超出了該得的俸祿,才能稱得上廉潔。

由此可知,“人浮于事”最早應(yīng)該寫作“人浮于食”。大約到清代,人們已不理解這個詞最初的含義了,加上古代“食”和“事”同音,于是望文生義改成了“人浮于事”。

浮:超過。原指人的才德高過所得俸祿的等級。后指工作中人員過多或人多事少。 >> 人浮于事的故事

人浮于事成語出處:《禮記·坊記》:“故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

人浮于事泛泛而為
需要裝修報建?需要辦理施工許可證?歡迎咨詢客戶經(jīng)理 1822155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