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29 17:04:40 瀏覽次數(shù):2
作為諸葛亮的代稱之際,又獨出心裁地用其去指代“雄姿英發(fā)”的周瑜。
“羽扇綸巾”指諸葛亮或者周瑜的問題,近年來學術界爭論較大。有論者認為:“‘羽扇綸巾’并不是諸葛亮專用的,這里當然也就不一定要講成是諸葛亮。從‘遙想公瑾當年’到‘檣櫓灰飛煙滅’,一氣呵成,只寫了一個人,就是周瑜,寫他風雅閑散,談笑自若,運籌于帷幄之中,很容易地就挫敗了敵人。”此說值得商榷。誠然不錯,“羽扇綸巾”作為一種著裝習俗,確實興起于東漢,最初“并不是諸葛亮專用的”。但經(jīng)諸葛亮穿戴之后,就逐漸演變成諸葛亮所專有了,成為后世儒將、名士隱逸仿效的對象。
拓展資料
羽扇綸巾,古代成語,中性詞。羽扇:用鳥羽制成的扇子; 綸巾:古代用青絲帶做的頭巾,又名諸葛巾,為古人扎頭的常用裝飾。拿著羽毛扇子,戴著青絲綬的頭巾。形容態(tài)度從容。出自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太平御覽》卷七○二引晉裴啟《語林》:"諸葛武侯與宣王在渭濱將戰(zhàn),武侯乘素輿,葛巾,白羽扇,指揮三軍。"后因以"羽扇綸巾"謂大將指揮若定瀟灑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