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29 14:23:24 瀏覽次數(shù):3
1.蘇軾
蘇軾在京城會考時,主審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學名家歐陽修。他在審批卷子的時候被蘇軾華麗絕贊的文風所傾倒。為防徇私,那時的考卷均為無記名式。所以歐陽修雖然很想點選這篇文章為第一,但他覺得此文很像門生曾鞏所寫,怕落人口實,所以最后評了第二。
一直到發(fā)榜的時候,歐陽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蘇軾。在知道真實情況后歐陽修后悔不已,但是蘇軾卻一點計較的意思都沒有,蘇軾的大方氣度和出眾才華讓歐陽修贊嘆不已:“這樣的青年才俊,真是該讓他出榜于人頭地啊”
2.韋莊
唐朝大詩人韋莊吝嗇程度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時人都說他: 數(shù)米下鍋、稱柴燒飯。家里烤肉少了一片,他馬上就能察覺出來,并為此大發(fā)雷霆。他八歲的兒子死了,他妻子知道他那熊樣,就讓兒子穿著平時的衣服下葬。
可這廝還是不許還說:死人何需盛裝,太浪費了。于是親自將衣服扒下來,用一領舊席子將兒子的尸體裹了出去。最讓人受不了的是,埋葬完自己的親生兒子,這個損賊居然把那領破席子又拿回來了。
3、李白
傳說唐朝大詩人李白,有一次到金陵來,在文德橋旁邊的一座酒樓上歇腳。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獨自坐在酒樓上賞月,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作賦。李白生平最喜愛月亮,說月亮又干凈又好看。這天晚上,他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潔白滾圓,心里非常高興,就多喝了幾杯。
到了半夜,李白趁著酒興,下樓走到文德橋上。他剛走上橋,一低頭,忽然看見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動,潔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幾條黑紋。李白這時喝得醉醺醺的,只當是月亮給河水弄臟了。他靴子也顧不得脫,張開雙手就跳下橋去撈月亮。
誰知這一跳,月亮沒撈著,卻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頓時分成了兩半兒。
4、白居易
白居易初次參加科舉考試時,名聲還不響,把作的詩送給顧況。顧況看到“白居易”三字,便和他開玩笑說:“長安城物價昂貴,在這兒住下很不容易?!钡鹊脚黹喌谩顿x得古原草送別》中“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不禁大為驚奇,拍案叫絕。
馬上改變語氣,鄭重地說:“能寫出如此好的詩句,居住在這里又有什么難的!我之前說的話只是開玩笑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