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29 11:55:11 瀏覽次數(shù):6
嫣然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yān rán,意思是容貌美好;嬌媚的笑態(tài)的意思。多見于古詩詞。出自《登徒子好色賦》。
引證詳解
1、美好樣子{sweetly;merrily}
①南朝 梁 沉約 《四時白紵歌·夏白紵》:“嫣然宛轉(zhuǎn)亂心神,非子之故欲誰因。”
②宋 范成大 《紅梅》詩:“滿城桃李各嫣然,寂寞傾城在空谷?!?/p>
③明 王錂 《春蕪記·瞥見》:“纖腰束素更嫣然,并香肩瑤階踏遍。”
④清 蒲松齡 《志異·阿纖》:“視之,年十六七,窈窕秀弱,風致嫣然?!?/p>
⑤《紅樓夢》第一一○回:“回頭又看 寶琴 等也都是淡素妝飾,豐韻嫣然?!?/p>
⑥楊沫 《之歌》第一部第一章:“而最漂亮的還是她那雙憂郁的嫣然動人的眼睛?!盵1]
2.、嬌媚的笑態(tài)。
①戰(zhàn)國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p>
②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都只在嫣然一笑中,偷把幽情送。
③宋 蘇軾《續(xù)麗人行》:“若教回首卻嫣然, 陽城 下蔡 俱風靡?!?/p>
④宋 賀鑄 《木蘭花》詞:“嫣然何啻千金價,意遠態(tài)閑難入畫?!?/p>
⑤清 沈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至 乾隆 庚子正月二十二日花燭之夕,見瘦怯身材依然如昔,頭巾既揭,相視嫣然?!?/p>
⑥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白秋練》:“生初聞而驚,移燈視女,則病態(tài)含嬌,秋波自流,略致訊詰,嫣然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