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29 10:02:10 瀏覽次數(shù):2
是北京故宮的正門。
得名于它的方位。平面呈“凹”字形,其形制與南京故宮午門一致,位于紫禁城南北軸線,通高37.95米。午門居中向陽,位當子午,故名午門。其前有端門、天安門(皇城正門)、大清門,其后有太和門。
意思就是北京市的一個城門,因為北京市在過去是有各個城門的通行規(guī)定的,午門就是一個刑場,是專門執(zhí)行***犯的一個門
位于北京市紫禁城南北軸線上,是紫禁城的正門。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順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嘉慶六年(1801年)再修得名與其地理位置有關。午門居中向陽,位當子午(即南北,古人以“子”為正北,“午”為正南),故名“午門”。
此門是頒發(fā)皇帝詔書的地方,每逢重大典禮及重要節(jié)日,都要在這里陳設體現(xiàn)皇帝威嚴的儀仗如遇有重大戰(zhàn)爭或大軍凱旋等,要在午門舉行向皇帝敬獻戰(zhàn)俘的“獻俘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