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知識 > 1920年發(fā)生了什么大事
發(fā)布時間:2025-09-29 08:50:19 瀏覽次數(shù):3
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一場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天災(zāi),突然降臨到海原這塊貧瘠的土地上。
地震導致一個個山體滑坡、易位。滑坡的山體,吞沒了村莊,填平了溝壑,擁堵了河道,摧毀了建筑。
地震幸存者驚呼:“山走了!”這就是20世紀發(fā)生在我國的最大的地震,震級達到8.5級、震中裂度達到12度,波及2萬多平方公里,強烈的震動持續(xù)了10余分鐘,50多個縣都有人在地震中喪生。這也是人類有記錄以來三次大地震之一(另兩次為智利、墨西哥大地震),被稱之為“環(huán)球大震”。
據(jù)測算,海原大地震釋放出的能量,相當于投放了1000多顆原**、2.2億噸TNT***,相當于11.2個唐山大地震。
地震發(fā)生后,遠在數(shù)千里之外的上海英國領(lǐng)事館的所有鐘表立即停擺,上海市民則看到自家的吊燈在頻頻晃動,越南河內(nèi)天文館也有明顯反應(yīng),就連洛杉磯也有震感。這次地震,有感范圍超過了大半個中國。
受海原大地震影響,波羅的海海面波浪浮動達幾十厘米,而地震波的橫波與縱波都穿過了地心。全世界有96個地震臺測到并記錄了這次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