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shí)間:2025-09-29 07:26:32 瀏覽次數(shù):1
翁媼,拼音wēng ǎo,漢語詞語,意思是老翁與老婦的并稱。亦指年老的父母。
例句
宋·何薳《春渚紀(jì)聞·記丹藥》:“而寺有僧,日出坐其肆,凡二十年,察其翁媼日用無過費(fèi),而純質(zhì)如一。”
宋 陸游《道上見村民聚飲》詩:“家家了租稅,春酒壽翁媼。”
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1]
宋 劉克莊《記雜畫·賣卜圖》:牽羔仍抱子,翁媼各鶉懸。破扇題周易,全家賴卦錢。
《人民文學(xué)》1976年第9期:“陰險(xiǎn)狡猾的 白骨精,先是變成天真的少女,后又扮做可憐的翁媼?!?/p>
翁媼泛指老人,出自《清平樂·村居》中的”白發(fā)誰家翁媼“。翁:老頭;媼:老太太。老翁與老婦的并稱。亦指年老的父母。翁媼,是中國(guó)古代對(duì)于老年男性和女性的稱呼,通常指的是年老的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