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29 07:00:18 瀏覽次數(shù):4
自若是四字成語。
因為自若表示行動自由、不拘束,形容心境舒暢、自在自如的狀態(tài)。
自若作為一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在工作、生活等方面能夠自由、不拘束地行動,不受外界干擾,表現(xiàn)出豐富的思想和靈活的反應(yīng)。
在人際交往和工作中,能夠做到自若往往能夠更好地應(yīng)對各種復雜情況,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魅力。
成語 坦然自若
“坦然自若”是一個成語,形容人處事從容不迫,心態(tài)平和,不受外界干擾而保持鎮(zhèn)定自若的狀態(tài)。這個成語中的“坦然”指心胸開闊、無愧于心;“自若”指自由自在、從容不迫的樣子。通常用于形容在困境、壓力面前能夠保持沉著從容,做出正確應(yīng)對的人。
自如。
因為自如指的是自在自由,毫無拘束,隨心所欲的狀態(tài)。
它的可以是,我們應(yīng)該追求自如的狀態(tài),不被束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同時,也要意識到自如并不是放任自己,而是在不侵犯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清晰得把握自己的行為,做到自主的控制。
沉痼自若
拼音
[chén gù zì ruò]
釋義
沉痼:積久難治的疾病。比喻積久難改的習俗或嗜好沒有改變。
出處
《宋史·趙與懽》:“第言端平以來,竄臟吏,禁包苴,戒奔竟,戢橫斂,而風俗沉痼自若?!?。